开发区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开发区>>开发区概况>>正文

下司镇党委“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16-08-23 11:04信息来源:浏览量:

十二五期间,下司镇党委在市委市政府、区工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市历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凯麻同城战略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心服务群众,全力维护下司尊严,全面提升下司形象,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镇上下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环境优化、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一、着力抓经济建设,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经济发展指标大幅度提升。国民生产总值达8.79亿元,比2011年7.16亿增长22.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6亿元,比2011年6.25亿增长2229.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3.15元,比2011年5160元增长30.68%;银行存款余额达4.9亿元,贷款余额1.4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375.7%和298.6%;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52.56亿元。

(二)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五年来,全镇共创建供凯商品蔬菜基地2个,开展试验示范13个,创建蔬菜示范点10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创建家庭农场22个,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完成1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产地认定、获得商标证书1个,完成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样品1117份。年粮食作物种植保持3.66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1.3万吨以上。“五黑”食品推广扩面500亩。年经济作物(草莓、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保持4.12万亩,总产量保持3.29万吨,总产值达2.56亿元。2015年全镇粮经比达53.13:100,比2011年得到大幅度提升和优化。

五年来,全镇大中牲畜存栏17.44万头(匹、只),出栏15.89万头(匹、只)。禽类存栏67.30万羽,出栏147.8万羽。引导培育规模养殖户累计17户。五年水产品产量0.12万吨,肉类总产量1.51万吨,禽蛋产量0.11万吨,畜牧总产值达1.42亿元。

通过全镇上下不断努力,下司镇生态产业园成为全省最大的草莓连片种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露天观光采摘基地。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同时成为全镇贯彻落实大扶贫格局的重要产业区和产业扶贫的示范基地。乾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被列入2016年全省观摩会的重点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全州发展现代农业、山地农业、观光农业和农文旅一体化示范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着力抓项目建设,城乡统筹开创新局面

依托城镇群建设和示范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机遇,强力推进下司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建设,全镇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交通路网更加密布,城镇化程度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美。下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地,沪昆高铁、凯麻高速、湘黔铁路、320国道、省道109、滨江大道、炉下快速通道、凯司大道等九条交通大动脉和城市主干道在镇内纵横交错。城镇化率达到50%,镇区开通了28路、17路、301路、302路、305路、306路等6条公交车线路,城市出租车市内打表范围拓展到镇区,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也为下司聚集人气、推动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来,完成通村公路建设24.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累计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7个,财政奖补资金达1054.81万元。累计硬化寨内道路45320米,覆盖12个行政村87个自然寨,受益群众1.73万人;实施较少民族帮扶项目3个,投入资金139万元,受益群众0.24万人;完成渠道防渗31处共计33.59公里,改善灌溉面积4030亩。实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52个,投入资金1049.9万元,解决了1.45万人的饮水安全和1270亩农田灌溉问题;实施电信项目13个,15个村居(社区)实现村村通宽带;实施农村亮化工程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625盏,受益群众1.44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64户,补助资金1822.66万元;实施花桥、马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目前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二)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共完成征地7588.39亩,完成拆迁502户509栋,迁坟1860座,组织调处各类纠纷540件。完成滨江路下司段、炉下快速通道下司段、320国道拓宽改造下司段、S311建设下司段、下司镇幼儿园、白午体育公园广场工程建设、宝京至江佑产业园连接线、下司镇古镇风貌改造等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并投入使用;下司新大桥完成单幅通车,预计9月底实现全面通车;下司新中学建设、太阳岛大桥、白午小学、开发区中学、黔东南州游泳馆、下司新卫生院、上寨水库建设工程、州级群众服务中心主干道、摆马路、摆仰路、省道311、白午生态移民城等一批城镇群项目建设扎实有效推进,下司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三、着力抓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

(一)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共完成了2927户11100人的贫困人口民主评议、入户核查、审核、系统录入等工作,使扶贫对象信息精准,动态监测。二是大力推进异地搬迁扶贫。全镇异地搬迁任务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任务大,任务重,任务难。镇党委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目前已初步落实异地整体搬迁111户476人。三是大力推进项目扶贫。五年来,共落实帮扶资金(项目)304.16万元,脱贫9554人。同时,认真指导新华、瓮港、新民等贫困村组建镇蜂糖李种植、本地鲤鱼育苗、特色林下养鸡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动员贫困户2229人加入合作社,参与率达81.79%,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二)民生保障日益增强。五年来共发放优抚、低保等民政资金2598.7万元,发放救济粮465.31吨;兑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贴、良种补贴、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资金2108.7万元。将225名贫困残疾人列入低保范畴,引导帮助768名残疾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12名残疾人给予大病救助。争取残疾人帮扶资金5.60万元,帮助5户残疾人家庭自主创业。护送各类精神病人就医72人次。

全镇各级部门通过认真落实国家“免”和“补”的惠民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

(三)文教卫计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村村通工作深入开展。五年共发放安装“户户通”设备4218台,实现全镇15个村(居、社区)全覆盖。投入资金14万元,实施12个农民健身工程,添置农家书屋图书8400册,组建16支业余文艺队,累计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36场次;二是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午餐计划,五年来共投入教育经费688.85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五年共发放学生公用经费565.56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费299.51万元。下司新中学将于9月份顺利开学,白午小学正在建设,下司新幼儿园建成使用,全镇小学入学率每年均达99.7%以上,初中入学率均达92%以上,3-6周岁入园(班)率达均达93%以上。五年来,下司民族中学高考一本上线22人,二本上线110人。三是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明显。五年来,下司卫生院共接诊门诊病人14.88万人次,住院病人1.55万人次,医疗业务收入2385万元;累计免费为4665户群众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32万份,为2446名高血压、986名糖尿病和105名重性精神病人开展规范化管理服务,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无传染病爆发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新农合每年参合率均达100%,五年来共落实门诊费补偿5.88万人次,住院1.04万人次(含异地补偿和二次补偿),补偿费用分别为283.78万元和571.12万元,人均补偿分别为48.22元和549.15元。新农保综合参保率达98.58%,60周岁以上人员领取养老金累计达3441人次379.24万元,累计办理死亡注销310人,累计发放安葬费15.14万元。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四是人口计生工作稳定发展,二孩政策稳妥推进。2011年以来,全镇人口出生率均控制在9.28‰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3.78‰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95:100。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实后,人口出生率对应呈合理性增长。

(四)“平安下司”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强化巡逻织密“稳定网”。组织干警和村联防队员开展日夜轮班巡逻工作,对镇村内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巡逻和重点巡逻,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全镇治安工作全覆盖。五年来,全镇治安案件发案288起,查处248起,查处率86.11%;刑事案件发案45起,破案26起,破案率达57.78%;接回必接人员18名,必接率达100%;二是营造氛围提高“法治观”。悬挂各类平安建设标语1550余幅,开展综治集中宣传1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张贴法制宣传标语230幅,制作宣传展板26块,巡回播放法治宣传教育广播250多次。通过大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提高了群众尊法、依法、守法的法治意识。三是化解矛盾搭建“连心桥”。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五年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55起,组织调处纠纷540件次。目前共化解各类纠纷221起,接待群众来访1203人次,解答群众疑问1014个(起),答复各类信访件47件,化解信访问题78个。通过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治理隐患构筑“安全墙”。积极开展各类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共计1602个(处),检查记录1589份,排查隐患856条,下单832份,整改落实830条,整改率为99.1%,发放宣传资料和签订责任书27万余份。五是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创新力”。全面落实综治“十户联防”制度、安全重大信息奖励制度和严格实行安全生产暨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例会制度,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2015年,全镇群众的安全感达95%。

四、着力抓品牌创建,第三产业呈现新增长

我们紧紧抓住下司古镇建设的有利契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以古镇旅游为核心,助推大旅游发展,全面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努力,下司先后获得州级文明乡镇、省级信用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国家级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随着古镇建设的日趋完善,下司的观赏度、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下司旅游业、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游客数累计达到269.91万人次,旅游收入34.57亿元,接待各类客商考察团230余次,接待人数达9000人次。全镇餐饮行业营业额五年累计达3.9亿元。批发零售稳步发展,全镇1000多户批发零售商营业额累计达9.79亿元。

五、着力抓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得到新增强

(一)强化学习教育,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五年来,党委主要领导带头上党课20次,镇党委领导到村上党课128次,各党支部共组织上党课254次,受教育党员7500余人次,为深入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委中心组学习16次,组织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把信送给加西亚》等书籍和有关政策文件。同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策划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拓展训练活动。主动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查找整改自身问题。通过组织学习和开展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镇党委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党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党员干部党性更加坚定,遵守政治规矩、政治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二)注重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执政能力明显增强。我们始终把党委班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班子的学风、作风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除坚持正常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外,要求每位班子成员每月读一本书,强化在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加强作风建设。领导方式上,注重强化民主。坚决做到凡重大工作决策,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同时做到努力扩大党内民主,畅通监督渠道。工作方法上,注重强化实践。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继续推行下访制度。廉政建设上,注重强化责任。严格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工作责任。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在工作实践中,党委班子提出了“区别对待细指导、村室整治树形象、产业培育强经济、项目建设促发展、增强合力推跨越”的抓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班子成员都能按分工的要求,锐意进取、尽职尽责,较好地履行了本职工作。

(三)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下司十条”得到有效落实。镇党委针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十条规定》(简称“下司十条”),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党建扶贫、社会综合治理以及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严厉的处理措施。五年来,共办理党政纪案件13件17人。其中国家党员干部3人,农村党员14人,开除党籍2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14人。有114名次干部违反相关制度或纪律,被镇通报批评捐款32650元,其中8名次干部被区通报批评捐款16000元。通过严的态度、严的纪律和严的措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作风得到明显转变。“下司十条”也得到市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拓展推广。

(四)强化基层基础,基层组织建设跃上新台阶。挂牌成立了下司社区服务中心和白午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党支部,对社区流动党员进行了规范管理。五年来共发展党员178名,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不断优化。全面开展白午村和白午社区党建精品示范点建设,白午村党支部以斗牛产业为突破口,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全镇各村(居、社区)远程教育设备更新实现了全覆盖,白午社区、瓮港村、白午村村级活动场所得到规范化建设,新华、沙飘、白午、和平、摆仰等村活动场所改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花桥、马场活动场所建设顺利推进。深入实施168工程和双向承诺制度,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72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中国共产党凯里市下司镇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稿:顾满红)